第31章:两张时局图,百年华夏史!..(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惜奉孝英年早逝,否则赤壁之战,岂轮得到东吴小儿逞威?”
  曹操犹自叹息。
  在他心中,郭嘉三次重大决策,预测孙权之死,官渡之战大败袁绍、诛灭乌桓、一举打败袁尚,论功绩远超蜀汉的诸葛亮。
  另一边。
  孙权同样不认同天幕当中的说法。
  他为周瑜不平道:“都督技诱曹操,火烧赤壁,一战而使魏国胆寒,居然评不上三国第一名臣?”
  不过周瑜其实并不是小气的性格,听了天幕中的排名,他反而有些好奇。
  “诸葛亮到底做出了什么功绩,能让后世之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正史上周瑜三十六岁英年早逝,死的时候诸葛亮初出茅庐才一两年,两人其实接触并不多。
  而在蜀汉。
  刘备早已对诸葛亮的计策心服口服,笑道:
  “后世之人慧眼如炬,三国第一文臣,非丞相莫属!”
  ……
  【第九位,西晋第一文臣:裴秀。】
  【功绩:后进领袖、出谋献策、佐命之臣。】
  【第十位,南北朝第一文臣:王猛。】
  【功绩:吞燕平凉、出将入相、外修兵革、内综儒学。】
  【第十一位,隋朝第一文臣:高颎。】
  【功绩:识鉴通远、器略优深、竭诚尽节、进引贞良。】
  【第十二位,大唐第一文臣:魏征。】
  【功绩: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直谏、大耻小节、博通群书。】
  “唐朝第一文臣怎么也轮不到魏征吧?感觉最多算个诤臣。”
  “确实,要么是长孙无忌,要么是房玄龄二挑一,算不到魏征头上。”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应该是他了。”
  “我觉得是房玄龄,李二自己说过‘玄龄之功,无所与让’。”
  “华夏史学界公认的大唐四位名相,前有杜房,后有姚宋,应该不能算魏征。”
  ……
  大唐太宗位面。
  魏征心中很震惊,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看到这里,心情激动无比,脸上闪过喜悦之色。
  后世史学界,公认他们为大唐四大名相!
  这无疑是青史对他们的极大认可,让他们流芳千古!
  尽管房玄龄和杜如晦性格沉稳,但此时也免不了喜形于色。
  李世民也笑着对几人开口道:
  “恭喜几位爱卿!后世之人的评价,诸位当之无愧!”
  “能有几位爱卿在旁辅佐,朕不胜荣幸!”
  当着群臣的面,李世民没有吝啬对几人的夸奖。
  事实上,这几人也确实是李世民麾下最重要的文臣。
  “臣等微末之身,实在当不起陛下如此夸赞!全赖陛下励精图治,才开创了如此大唐盛世!”
  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感动不已,开口回应道。
  闻言,李世民笑道:
  “几位爱卿劳苦功高,这名臣名相,都名副其实!”
  话语刚落,其他有眼色的大臣也开口恭贺几人被后世认可。
  只不过大殿当中的群臣,表面上所有人都欢欣喜悦。
  但暗地里也有一些人愤懑不平。
  就比如既没有被评为大唐第一文臣,也没有入选大唐四大名相的长孙无忌。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此三人何德何能?”
  “难道老夫就配不上一个四大名相,或者大唐第一文臣的位置?”
  他觉得自己的才能和对大唐的贡献,丝毫不弱于几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