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32)
您现在阅读的是456xsw.com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70-80(章节)
(捉虫)
徐蘅撑着脑袋在旁边看, 一个士卒写完,杜采文叫下一个人的间隙,她忍不住说:“能写出大字已是不容易, 再要求美观未免严苛,反正第一回的军报份数不多, 我跟你连夜抄写,几日工夫就能写完, 何必这么麻烦。”
她自己抄, 还省银子呢。
杜采文失笑道:“蘅娘子,你也说了,这是第一回, 日后也是要按时抄写的, 不能只顾眼下呀。”
今天她们两个死命抄, 抄到手臂酸疼将所有军报抄出来, 难道以后同样如此?
设想一下天天抄得手酸的场景,杜采文不禁打寒颤,她是接受不了, 索性找好得力助手帮忙。
徐蘅想了想, 杜采文说得对,抄一天还行,时间久了手要废掉的。
“我听说有些为了节省人力,已经不用手抄的方式, 而是用印版上墨,直接盖在纸张上就好了, 还免去粗心大意写错的情况。”徐蘅盯着手工抄写的纸张, 脑海中忽然跳出一种高效之法。
不知什么缘故,话音一落, 心口莫名抽疼,徐蘅深呼吸强忍不适。
徐蘅说的是印刷。
杜采文知道,一些大用的法子,常常用以印刷四书五经等读书人必看的书册。
它是首先写好内容,然后找一张完整的木板,反贴在上面,根据字迹凿刻、涂墨、铺纸,最后揭起,即刻印出文字。
“蘅娘子,这种法子我听说过,但是咱们的军报每期都不一样,这意味着每次都要重新雕刻印版,而且凿刻中途失误,那么整张木板都不能要了,同样麻烦。”杜采文明确指出其中问题,她不建议费时费力做这些。
徐蘅道:“整张不行,那么单个呢?”
杜采文蹙眉,“你的意思是……将雕版分开?可是,用字颇多,找起来费时间,如何将所有单片雕版拼凑起来也是问题。”
“娘子用过印章吗?”徐蘅不跟她兜圈子,直接说:“我想,或许可以仿照印章的方式制作活字,之前听人说,江南那边就有个斥巨资用单字小印章印书,光是印章就做了三千多个,用什么字直接取,非常便捷。”
杜采文眼睛陡然睁大,惊诧道:“三千多个,这未免太多了,只是制作印章就要花费不少钱吧,而且用的时候怎么找出来呢?”
凭借她们现在这种状况,携带三千个印章行军,她一想到就两眼发黑。
活术印刷是不错,但当前不适合她们使用。
徐蘅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丧气低头,额头两根呆毛上翘。
杜采文不忍打击她,鼓励道:“等我们稍微安定一些,亦或回晋州,我们再考虑用印刷。”
“不成,我现在就去找阿姐,写信给徐碧荷和吕飞燕,让她们用泥巴尝试一番,赶紧制作字泥。”
徐蘅拍脑袋,一刻也等不及,猛地起身往外走,“烧制起来很费时间的,又要三千多个,等我们回去再做肯定来不及。”
杜采文追上她,“我家书册多,如果娘子要试验,尽管找我母亲。”
↑返回顶部↑
(捉虫)
徐蘅撑着脑袋在旁边看, 一个士卒写完,杜采文叫下一个人的间隙,她忍不住说:“能写出大字已是不容易, 再要求美观未免严苛,反正第一回的军报份数不多, 我跟你连夜抄写,几日工夫就能写完, 何必这么麻烦。”
她自己抄, 还省银子呢。
杜采文失笑道:“蘅娘子,你也说了,这是第一回, 日后也是要按时抄写的, 不能只顾眼下呀。”
今天她们两个死命抄, 抄到手臂酸疼将所有军报抄出来, 难道以后同样如此?
设想一下天天抄得手酸的场景,杜采文不禁打寒颤,她是接受不了, 索性找好得力助手帮忙。
徐蘅想了想, 杜采文说得对,抄一天还行,时间久了手要废掉的。
“我听说有些为了节省人力,已经不用手抄的方式, 而是用印版上墨,直接盖在纸张上就好了, 还免去粗心大意写错的情况。”徐蘅盯着手工抄写的纸张, 脑海中忽然跳出一种高效之法。
不知什么缘故,话音一落, 心口莫名抽疼,徐蘅深呼吸强忍不适。
徐蘅说的是印刷。
杜采文知道,一些大用的法子,常常用以印刷四书五经等读书人必看的书册。
它是首先写好内容,然后找一张完整的木板,反贴在上面,根据字迹凿刻、涂墨、铺纸,最后揭起,即刻印出文字。
“蘅娘子,这种法子我听说过,但是咱们的军报每期都不一样,这意味着每次都要重新雕刻印版,而且凿刻中途失误,那么整张木板都不能要了,同样麻烦。”杜采文明确指出其中问题,她不建议费时费力做这些。
徐蘅道:“整张不行,那么单个呢?”
杜采文蹙眉,“你的意思是……将雕版分开?可是,用字颇多,找起来费时间,如何将所有单片雕版拼凑起来也是问题。”
“娘子用过印章吗?”徐蘅不跟她兜圈子,直接说:“我想,或许可以仿照印章的方式制作活字,之前听人说,江南那边就有个斥巨资用单字小印章印书,光是印章就做了三千多个,用什么字直接取,非常便捷。”
杜采文眼睛陡然睁大,惊诧道:“三千多个,这未免太多了,只是制作印章就要花费不少钱吧,而且用的时候怎么找出来呢?”
凭借她们现在这种状况,携带三千个印章行军,她一想到就两眼发黑。
活术印刷是不错,但当前不适合她们使用。
徐蘅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丧气低头,额头两根呆毛上翘。
杜采文不忍打击她,鼓励道:“等我们稍微安定一些,亦或回晋州,我们再考虑用印刷。”
“不成,我现在就去找阿姐,写信给徐碧荷和吕飞燕,让她们用泥巴尝试一番,赶紧制作字泥。”
徐蘅拍脑袋,一刻也等不及,猛地起身往外走,“烧制起来很费时间的,又要三千多个,等我们回去再做肯定来不及。”
杜采文追上她,“我家书册多,如果娘子要试验,尽管找我母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