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17)
您现在阅读的是456xsw.com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40-50(章节)
徐茂语气严肃, 大家受到感染, 心下思量,原来她们的作用这么重要,全都抬头挺胸,重振精神。
“他们若是做不到平等相待, 真心帮助民众,守护民众, 端起高高在上的架子, 自恃身份对其他人颐指气使,吃拿卡要, 触及红线,与其我把他不客气地赶出去,不如自己提早离开,免得相看两相厌,最终撕破脸,不欢而散。”
徐茂反复强调:“统一理念非常重要,你们要格外注意,不然我们的军队将会出大问题。提前跟他们讲清楚,说明白,我们不强求,可以接受就留下,踏踏实实做事,不能接受就拿钱走人,算是我对他们献城之功的感谢,同时你们也要在平常生活里留心,揪出害群之马,肃清队伍不正之风。”
班长们忍不住抚掌,眼睛熠熠闪光,认同道:“元帅说得真好!”
徐茂清清嗓子,接着说:“此外,这些降兵降将作为新加入士卒,你们几个兼领新班的班长,各自划分一下人员,带着他们在营地里转一转,进行常规训练,如站军姿、齐步走和跑操等,并告诉他们考核的要求,必须通过文试和武试,测验合格后才能真正留在忠义军中,这是我们军中的规矩。”
班长们应声称是,突然接手带新人,大家猝不及防,又听说这些降将们也要经过考试,心中那点别扭倏地消散,激动地摩拳擦掌,预备大干一场。
徐茂本来想给班长们定培训kpi,新士卒通过率不高,她们跟着下岗回家,但转念一想,如此施加压力,她们牟足劲训练新兵,到时候大半人都通过了,那她岂不是白折腾一场!
不能给班长定考核要求,重点放在这批新兵身上,只要他们难以接受苛刻的条件,思想动摇,通通跑路即可。
徐茂说完,班长们大致了解情况,心中有数,负责从旁协助,敲锣打鼓去叫降兵们集合。
降兵们再聚,左顾右盼,发现这次只叫了他们,除几个班长,似乎没有徐茂亲兵的身影,大家不免疑惑,惴惴不安。
徐茂扬手吸引众人目光,简单寒暄了一阵,进入正题,高声道:“我知道,一部分人只是看不惯狗官玩弄权术,贪赃枉法,忍无可忍而暴起反抗,献城后一时迷茫,进入我忠义军中,但生活一段时日,无奈发现这里的生活也并非自己想要的。”
“同时,我也理解大家在外从军几载,本心厌战,更加想念一家团聚的日子。”
“我忠义军不会强求任何人,要的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人才,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众志成城向共同的目标前进,守卫家园,守护百姓,通过不断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徐茂先简单画一个经不起推敲、满是逻辑漏洞的大饼,朝廷眼里的反贼说自己是守卫家园颇为搞笑,其他话更是空话、套话,没有具体展开细讲,耳朵听过一遍,完全不会在脑子里留下半点痕迹。
士卒们目露迷茫,一头雾水,显然效果达到了,徐茂再说:“在正式成为忠义军中的一员以前,大家需要慎重考虑,自由选择去留。”
“愿意跟随我们的,认真训练、学习,上午有站军姿、齐步走等,你们这些天想必也看到、了解一些,下午要读书认字,文武兼修,最后通过测验定名筛选,未通过的人只得遗憾离开,训练期间可以随时提出放弃。”
“而不愿意跟随我们忠义军的呢,我会送上归家的盘缠,算作献城谢礼,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有银两傍身,也不至于太过艰难。”
徐茂指向手边几个班长,“大家不用着急做决定,可以仔细考虑,确定想要离开的人找她们登记,三日后的晚间,放弃名单会报给我,第四天下午来我这里领盘缠离开。”
士卒们闻言终于明白徐茂意图,齐声抽气,心中万般慌乱惶然,手足无措。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被上官强制要求去做事,从来没人问过他们想法,忽然把决定权交到他们手里,他们却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徐茂讲话结束就走了,班长们上前帮忙答疑解惑,接手后续工作。
士卒们聚在一起议论去留,其中一人深思熟虑后说:“我想留下。晋州失守,我们已被朝廷视作叛国,纵然逃回去,一家团聚,也是东躲西藏的日子,并且倘若忠义军大计未成,来日朝廷分出心神追究此事,我们都难逃一死。”
“然效力忠义军则不同,首先是徐元帅体恤民情,治下有方,关爱士卒,顾念我们的想法,纵然我们选择离去,她也不恼怒,反赠以归家的盘缠,我认为,她是值得追随的明主;其次,一旦忠义军事成,我们就不用忧虑未来的处境,反而能够光明正大返回家乡,说不准积攒军功,封侯拜相,到时候风风光光地拜见双亲,荣归故里。”
他是晋州军的一个小校尉,躲在屋外听过先生讲课,认得几个大字,比寻常人通晓道理,大家都信服他的话。
↑返回顶部↑
徐茂语气严肃, 大家受到感染, 心下思量,原来她们的作用这么重要,全都抬头挺胸,重振精神。
“他们若是做不到平等相待, 真心帮助民众,守护民众, 端起高高在上的架子, 自恃身份对其他人颐指气使,吃拿卡要, 触及红线,与其我把他不客气地赶出去,不如自己提早离开,免得相看两相厌,最终撕破脸,不欢而散。”
徐茂反复强调:“统一理念非常重要,你们要格外注意,不然我们的军队将会出大问题。提前跟他们讲清楚,说明白,我们不强求,可以接受就留下,踏踏实实做事,不能接受就拿钱走人,算是我对他们献城之功的感谢,同时你们也要在平常生活里留心,揪出害群之马,肃清队伍不正之风。”
班长们忍不住抚掌,眼睛熠熠闪光,认同道:“元帅说得真好!”
徐茂清清嗓子,接着说:“此外,这些降兵降将作为新加入士卒,你们几个兼领新班的班长,各自划分一下人员,带着他们在营地里转一转,进行常规训练,如站军姿、齐步走和跑操等,并告诉他们考核的要求,必须通过文试和武试,测验合格后才能真正留在忠义军中,这是我们军中的规矩。”
班长们应声称是,突然接手带新人,大家猝不及防,又听说这些降将们也要经过考试,心中那点别扭倏地消散,激动地摩拳擦掌,预备大干一场。
徐茂本来想给班长们定培训kpi,新士卒通过率不高,她们跟着下岗回家,但转念一想,如此施加压力,她们牟足劲训练新兵,到时候大半人都通过了,那她岂不是白折腾一场!
不能给班长定考核要求,重点放在这批新兵身上,只要他们难以接受苛刻的条件,思想动摇,通通跑路即可。
徐茂说完,班长们大致了解情况,心中有数,负责从旁协助,敲锣打鼓去叫降兵们集合。
降兵们再聚,左顾右盼,发现这次只叫了他们,除几个班长,似乎没有徐茂亲兵的身影,大家不免疑惑,惴惴不安。
徐茂扬手吸引众人目光,简单寒暄了一阵,进入正题,高声道:“我知道,一部分人只是看不惯狗官玩弄权术,贪赃枉法,忍无可忍而暴起反抗,献城后一时迷茫,进入我忠义军中,但生活一段时日,无奈发现这里的生活也并非自己想要的。”
“同时,我也理解大家在外从军几载,本心厌战,更加想念一家团聚的日子。”
“我忠义军不会强求任何人,要的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人才,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众志成城向共同的目标前进,守卫家园,守护百姓,通过不断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徐茂先简单画一个经不起推敲、满是逻辑漏洞的大饼,朝廷眼里的反贼说自己是守卫家园颇为搞笑,其他话更是空话、套话,没有具体展开细讲,耳朵听过一遍,完全不会在脑子里留下半点痕迹。
士卒们目露迷茫,一头雾水,显然效果达到了,徐茂再说:“在正式成为忠义军中的一员以前,大家需要慎重考虑,自由选择去留。”
“愿意跟随我们的,认真训练、学习,上午有站军姿、齐步走等,你们这些天想必也看到、了解一些,下午要读书认字,文武兼修,最后通过测验定名筛选,未通过的人只得遗憾离开,训练期间可以随时提出放弃。”
“而不愿意跟随我们忠义军的呢,我会送上归家的盘缠,算作献城谢礼,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有银两傍身,也不至于太过艰难。”
徐茂指向手边几个班长,“大家不用着急做决定,可以仔细考虑,确定想要离开的人找她们登记,三日后的晚间,放弃名单会报给我,第四天下午来我这里领盘缠离开。”
士卒们闻言终于明白徐茂意图,齐声抽气,心中万般慌乱惶然,手足无措。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被上官强制要求去做事,从来没人问过他们想法,忽然把决定权交到他们手里,他们却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徐茂讲话结束就走了,班长们上前帮忙答疑解惑,接手后续工作。
士卒们聚在一起议论去留,其中一人深思熟虑后说:“我想留下。晋州失守,我们已被朝廷视作叛国,纵然逃回去,一家团聚,也是东躲西藏的日子,并且倘若忠义军大计未成,来日朝廷分出心神追究此事,我们都难逃一死。”
“然效力忠义军则不同,首先是徐元帅体恤民情,治下有方,关爱士卒,顾念我们的想法,纵然我们选择离去,她也不恼怒,反赠以归家的盘缠,我认为,她是值得追随的明主;其次,一旦忠义军事成,我们就不用忧虑未来的处境,反而能够光明正大返回家乡,说不准积攒军功,封侯拜相,到时候风风光光地拜见双亲,荣归故里。”
他是晋州军的一个小校尉,躲在屋外听过先生讲课,认得几个大字,比寻常人通晓道理,大家都信服他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