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337(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省几文钱, 她们都没舍得往麦饼里加菜,只让摊主多刷了两勺酱,这也很香很好吃了,

  若是舍得钱也可要一个咸鸭蛋,流油的,夹在饼里咬一口,嘿!那滋味就是梦里都在回味,往后都要想着的哩!

  这些人都是从其他地方赶来偏关小镇找活干的。

  从偏关贩货离开的商队将这里要招工的消息沿途说了说, 许多家里快吃不上饭的边民就收拾包袱搭伙走崎岖的山路来这边讨生活, 只要管饭,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

  在管事的旁边还有一人拿大喇叭在喊:“我们先把这次招工的情况跟大家说明白,干活的地方是在关外,就边城那一块,知道不?想必你们也听说了, 虞将军从东辽人那里要来了二十座城,就等正月十五这日交割, 到时关外也要乱一阵, 危险嘛, 是肯定的, 你们可要想想清楚了啊, 我们这工钱给得高也不是白白来的,也管吃管住, 一个月准许你们回一趟家。”

  虞归晚计划在边城弄几个肉酱、肉干、皮毛、奶制品的作坊,以及边城的建设也急需人手。

  牧民能干活但到底没有大雍百姓勤快, 且很多活儿牧民也不擅长,他们只懂放牧,所以还是要从关内招工。

  一听要出关,还是去边城,队伍中就有不少人开始犹豫。

  尤其是那些汉子,他们最怕,因为听说东辽人就爱抓年轻力壮的做奴隶,这要是出了关,万一又打起来,想跑都没地儿跑,只能等死。

  很快就有人从队伍中离开。

  那几个妇人开始也犹豫,但想想家中还在等着自己挣了钱回去的孩子和老人,她们咬咬牙还是报了名。

  头批招来的人被安置在一处大院内,男女分开睡大通铺,等明日再一起送去边城干活。

  管事的从镇上雇了几个很会做饭的妇人专为这些人做大锅饭。

  也不是多稀罕的饭食,就是包子馒头面条和一锅用羊杂羊骨头熬出来的汤。

  每个人再给一勺咸菜、半个咸鸭蛋,几个人凑一伙共吃半碗加了炸肉粒、香菌丁的酱,拌在面条里或掰开馒头往里一夹,就这样朴实无华的饭食在这些人眼里都已是难得的珍馐美味。

  从虞归晚夺回偏关又重开商道,与草原部族恢复通商之后,偏关小镇的百姓也从原先啃草根煮雪水的苦日子跃到天天吃白面炖肉,那些吃不上饭的苦似乎是非常久远的记忆,可那也不过是几个月前。

  被雇来做饭的妇人看着这些埋头狼吞虎咽的边民,再看看他们身上全是补丁的旧衣,薄得经不住偏关的严寒,刚进来那会还冻得瑟瑟发抖,得亏这院里的通铺都是烧着火的大炕,又备了炭盆子取暖。

  这些人进到这暖烘烘又干净的屋子,都胆怯的不敢迈脚,生怕自己满是雪泥的烂布鞋会弄脏这的地。

  “这世道难得很,谁都不容易。”

  做饭的妇人背过身去抹泪,她家原先的日子也苦,丈夫被东辽人抓去做奴隶,也不知是死是活,她一个妇道人家拉扯着几个孩子并年迈的公婆,过得紧巴巴,险些就熬不过去。

  幸而虞将军把东辽人都赶跑了,她家的日子才渐渐好起来,大些的孩子在镇上的铺子当学徒,虽然没工钱,但管吃管住,还能跟着老师傅学手艺,等出了师就能自己赚钱。

  虞将军要求东辽放归抓走的奴隶,听说前两日已经从边城带回来一批,少说也有七八十人,衣衫褴褛,有的甚至连件衣服都没有,身上只裹着一张又脏又臭的羊皮。

  男的瘦骨嶙峋,女的更可怜,浑身都是伤,已经不认识人了,疯疯癫癫的。

  能找得着家人的都被领回去了,剩下的都是被东辽人折磨得不成人形或是已经疯了,说不出来家人和户籍在哪的,就暂时安置在一处院内,洗刷干净又换了衣裳,还给他们饭食吃,也已经画了画像贴出去,又请商队携了画像沿途帮着问问,若能帮这些可怜人寻得着家人也是积德行好的事。

  被东辽抓走的人不知有多少,远的不说,就说去岁破关就从偏关抓走数千边民,现在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如今只还回来这点人,人数就对不上,拖了几日还不见下批奴隶,摆明了是做做样子,不肯履行谈判签下的协议条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