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策划_分节阅读_第125节(2 / 4)
巴朝道:“莫大公子,那丝绸我已经找华彩坊的掌柜说好了,明天他就跟着我们去船上看货,到时候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买一些华彩坊的服饰,那天时装展览秀上的衣服,我看着都挺不错的。”
“不错。”莫诵修赞了一句。
仆人还有些恋恋不舍:“真想多呆两天啊,这客栈住着蛮好的。”
莫诵修把纸递给巴朝:“你们看看,还有没有我没想到的遗漏的。”
巴朝走马观花看完,紧皱眉头:“莫大公子,这个水泥咱们要不要别买了,听说不能见水,见水就废了。咱们走水路,空气又潮,这要是一个不注意,岂不是损失惨重。”
莫诵修言简意赅:“少买点,买三桶。”
“好吧。”巴朝没有再劝告,莫大公子眼光一向很准,以往的经历告诉他,只要是莫大公子做下的决定,旁人再不看好,到最后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天一大早,莫诵修等人回到了自己的商船上,出乎意料的是,码头上已经聚满了人,除了闻讯而来的各家管事仆役,还有不少抱着孩子凑热闹的百姓。
无需莫家商船将货物运往县城,一场盛大的交易在码头就开始了。
莫家带来的丝绢、棉花、药材卖得最好,这些东西都被应平的大商户给包揽完了,其余的一些从汝泽购入的香料也卖了不少,这些香料在如泽都是寻常货物,到应平反而被稀罕得不得了。
另外那几方砚台也被附庸风雅的士子买去了,应平百姓生活富裕以后,也愿意掏出一些散钱买点自己中意的东西,虽然他们买的少,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到了最后,就连一些种子树苗也卖出不少。
反倒是炭火和米粮没怎么卖出去,莫诵修也不失望,应平多木,根本不缺柴火。
而在应平县城待上的那两天,他已经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应平去年大丰收,不仅一分不落地交了秋税,余粮还非常富足。
说不定到了明年,他从应平买入的货物里还要加上稻谷。
这场交易直到未时才结束,这期间莫诵修甚至忙碌到没来得及吃午饭,不过他非常满足,这趟出行收获不少,若不是他打算8月再来应平购入一些葡萄,说不定今天就打算改道回临州了。
船员进进出出把一箱一箱的货物搬运进货舱,巴朝看着袋子里满满当当的钱,笑得一双眼睛都眯起来了:“莫大公子,这应平的百姓怎么看着比江州县城还要有钱呐。”
莫诵修斜他一眼:“外县的都来应平吃住,又是民宿又是葡萄采摘园,能不有钱吗?”他对治理应平的县令生出一丝丝英雄相惜之感,下意识觉得,那传说中的陆久安若是经商,肯定也能在商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来。
巴朝抓来一把,嘿嘿傻笑:“应平的好东西也挺多的,可惜了,要是那斗牛车在别的地方能用,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水泥别卖完了,留一桶回去,看看临州知府是否感兴趣。”莫诵修把收集起来的《今日要闻》卷起来丢给巴朝,“到时候一起交给临州知府,若是他打算修水泥路的话,下次就买点斗牛车。”
巴朝裂开嘴,漏出一排焦黄的牙齿:“就听莫大公子的。”
“不知道下一次来,除了红薯和葡萄,还有没有别的新奇之物。”
百姓渐渐散去,莫诵修转过身来,正准备回船舱,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莫公子请留步。”
莫诵修回过头一看,来人身着鸭青色薄锦,长身玉立,器宇轩昂,眉目分明的脸上稚气尚存。
莫诵修挑了挑眉毛:“小公子想买何物?”
来人微微一笑,他一直放在身侧的右手伸出来,指骨分明的五根指头张开,阳光照射下,掌心里的宝石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返回顶部↑
“不错。”莫诵修赞了一句。
仆人还有些恋恋不舍:“真想多呆两天啊,这客栈住着蛮好的。”
莫诵修把纸递给巴朝:“你们看看,还有没有我没想到的遗漏的。”
巴朝走马观花看完,紧皱眉头:“莫大公子,这个水泥咱们要不要别买了,听说不能见水,见水就废了。咱们走水路,空气又潮,这要是一个不注意,岂不是损失惨重。”
莫诵修言简意赅:“少买点,买三桶。”
“好吧。”巴朝没有再劝告,莫大公子眼光一向很准,以往的经历告诉他,只要是莫大公子做下的决定,旁人再不看好,到最后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天一大早,莫诵修等人回到了自己的商船上,出乎意料的是,码头上已经聚满了人,除了闻讯而来的各家管事仆役,还有不少抱着孩子凑热闹的百姓。
无需莫家商船将货物运往县城,一场盛大的交易在码头就开始了。
莫家带来的丝绢、棉花、药材卖得最好,这些东西都被应平的大商户给包揽完了,其余的一些从汝泽购入的香料也卖了不少,这些香料在如泽都是寻常货物,到应平反而被稀罕得不得了。
另外那几方砚台也被附庸风雅的士子买去了,应平百姓生活富裕以后,也愿意掏出一些散钱买点自己中意的东西,虽然他们买的少,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到了最后,就连一些种子树苗也卖出不少。
反倒是炭火和米粮没怎么卖出去,莫诵修也不失望,应平多木,根本不缺柴火。
而在应平县城待上的那两天,他已经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应平去年大丰收,不仅一分不落地交了秋税,余粮还非常富足。
说不定到了明年,他从应平买入的货物里还要加上稻谷。
这场交易直到未时才结束,这期间莫诵修甚至忙碌到没来得及吃午饭,不过他非常满足,这趟出行收获不少,若不是他打算8月再来应平购入一些葡萄,说不定今天就打算改道回临州了。
船员进进出出把一箱一箱的货物搬运进货舱,巴朝看着袋子里满满当当的钱,笑得一双眼睛都眯起来了:“莫大公子,这应平的百姓怎么看着比江州县城还要有钱呐。”
莫诵修斜他一眼:“外县的都来应平吃住,又是民宿又是葡萄采摘园,能不有钱吗?”他对治理应平的县令生出一丝丝英雄相惜之感,下意识觉得,那传说中的陆久安若是经商,肯定也能在商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来。
巴朝抓来一把,嘿嘿傻笑:“应平的好东西也挺多的,可惜了,要是那斗牛车在别的地方能用,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水泥别卖完了,留一桶回去,看看临州知府是否感兴趣。”莫诵修把收集起来的《今日要闻》卷起来丢给巴朝,“到时候一起交给临州知府,若是他打算修水泥路的话,下次就买点斗牛车。”
巴朝裂开嘴,漏出一排焦黄的牙齿:“就听莫大公子的。”
“不知道下一次来,除了红薯和葡萄,还有没有别的新奇之物。”
百姓渐渐散去,莫诵修转过身来,正准备回船舱,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莫公子请留步。”
莫诵修回过头一看,来人身着鸭青色薄锦,长身玉立,器宇轩昂,眉目分明的脸上稚气尚存。
莫诵修挑了挑眉毛:“小公子想买何物?”
来人微微一笑,他一直放在身侧的右手伸出来,指骨分明的五根指头张开,阳光照射下,掌心里的宝石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