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策划_分节阅读_第12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致要花大把的钱来犒劳军中将士,他要花大把钱的来养胥吏班皂,啧,花钱如流水,挣钱真难。

  要是以后去了晋南,得想办法把团队研发这件事甩给陛下,让朝廷来出力。化学物理的研发团简直是在烧钱,连他都感觉有些疲乏。

  七月初,烈士抚恤相关的诏书还未颁下来,码头已经修建完成。

  江水波光粼粼,平和而缓慢地流淌着。

  这是应平县古往今来第一个码头,码头的建成,代表着应平打通了与外界的江上贸易要道,以后便能直接从应平承事水路了。

  沈途这个从江州下来的好手,当初拟建就考虑了同时吞吐五只商船的范围,从深水泊位区到河床淤积处,修建了一条长达二十米的栈桥,桥宽四米,上下装卸货物十分方便。

  若是以后商船增多码头容量不够,还留有足够的地方可以扩建。

  栈桥后用大小石块和混凝土铺了从上至下的阶梯,沿岸用木桩作了一排护栏。

  码头附近只有几座田宅,但是陆久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地必然会成为应平另一片繁华的城镇。

  码头建成当天,四周围满了高低不一凑热闹的百姓,有个小孩儿闹着说看不见,大人朝好脾气地把他举起来放肩膀上。

  衙役排开拥挤的人群,把一个刻着“应平码头”的石碑从斗牛木车里卸下来,放进早已挖好的坑里面,稳稳筑好。

  陆久安站在石碑旁边,高声宣布:“今日,应平码头正式通行!”

  “往后凡丝绸,茶叶,葡萄,酒水,米粮等,都能从这里运出了,待回来时,就是大把的银子,就是富足的生活!”

  “我们也有码头了!”

  不知是谁先叫了一句,这高呼声像个信号,霎时间如微末火星洒入烈酒,熊熊火焰以陆久安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开来。

  在这骄阳烈日下,很快燃成一片不息的火海。

  “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陆大人英明!”

  陆久安为沈途等人大摆宴席,从府里拿出珍藏的葡萄酒,还准备了两桌不同口味的串串,一干糙爷们第一次吃串串,第一次喝葡萄酒,双手并用吃得风卷残云,不一会儿桌上就摆满了竹签。

  偏好理工科的吴衡主簿跟着沈途学了不少知识,早已称兄道弟,此刻两人勾肩搭背已经喝得晕乎乎。

  陆久安也喝了不少,脸上尽是红晕,他举杯转了一圈道:“多谢诸位相助,应平物产丰富,但就是缺乏你们这样的人才,要不是你们,码头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建成,以后若是无事,可要常来应平啊。”

  说完此话,豪迈地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共饮。

  沈途在应平待了这么久,其实也有些不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对生活抱以希望,让他深受感染,再加上陆县令为人豪爽,给的报酬也非常丰厚。

  修建码头这段期间,他从当地百姓口中听说了应平不少事,其中就谈到鸿图学院的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应平在船运方面人才短缺,相关的课程也没有开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